国星光电(002449):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9:05:17 中财网

原标题:国星光电: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一、 公司的基本情况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或“国星光电”)成立于1981年8月31日,注册地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8号,总部办公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8号。本公司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本公司属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行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主要产品或提供劳务为LED外延片及芯片产品、LED封装及组件产品、集成电路封测产品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封测产品等。

本财务报表业经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4月17日批准报出。根据本公司章程,本财务报表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1.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的披露相关规定编制。

2.持续经营
本公司对自2024年12月31日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和情况。本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三、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提示:本公司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本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制定的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包括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收入确认和计量等。

(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该事项在本财 务报表附注中 的披露位置
五、3、4、5、 6
五、15
五、3、4、5、 6
五、23、24、 25、26
五、55
八.1/八.3
十四
十五
(六)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公司作为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日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公司作为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收购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首先对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将其差额计入合并当期营业外收入。

(3)为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七)控制的判断标准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包括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本公司判断控制的标准为,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本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于合并时抵消。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以及当期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综合收益总额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分别在合并财务报表“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列示。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合并当期期初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比较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上年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本公司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公司的合营安排包括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对于共同经营项目,本公司作为共同经营中的合营方确认单独持有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以及按份额确认持有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根据相关约定单独或按份额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与共同经营发生购买、销售不构成业务的资产交易的,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

(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本公司现金流量表之现金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流量表之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十)外币业务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1)外币交易
本公司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于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所产生的折算差额除了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2)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本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其中:外币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类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均按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与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外币现金流量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十一)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满足下列条件的,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即从其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1)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届满;2)转移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或在“过手协议”下承担了及时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全额支付给第三方的义务;并且实质上转让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或虽然实质上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如果金融负债的责任已履行、撤销或届满,则对金融负债进行终止确认。如果现有金融负债被同一债权人以实质上几乎完全不同条款的另一金融负债所取代,或现有负债的条款几乎全部被实质性修改,则此类替换或修改作为终止确认原负债和确认新负债处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会计进行确认和终止确认。

(2)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方法
本公司的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根据本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当且仅当本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才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在判断业务模式时,本公司考虑包括企业评价和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业绩的方式、影响金融资产业绩的风险及其管理方式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方式等。在评估是否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时,本公司需要对金融资产到期日前的出售原因、时间、频率和价值等进行分析判断。

在判断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时,本公司需要判断合同现金流量是否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时,包含对(货币时间价值的修正进行评估时,需要判断与基准现金流量相比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对包含提前还款特征的金融资产,需要判断提前还款特征的公允价值是否非常小)等。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产生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融资成分的,按照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①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公司该分类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发生减值时或终止确认、修改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除下列情况外,本公司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a.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b.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信用风险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减值,本公司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来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①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除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该分类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其他债权投资、应收款项融资。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除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其他此类金融资产列报为其他债权投资,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原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其他流动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本公司不可撤销地选择将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作出,不得撤销。本公司仅将相关股利收入(明确作为投资成本部分收回的股利收入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后续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留存收益。本公司该分类的金融资产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除上述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分类或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类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该分类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公司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金融负债分类、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除了签发的财务担保合同、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及由于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以外,本公司的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本公司将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包括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工具减值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本公司考虑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时反映如下要素:①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②货币时间价值;③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本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以组合为基础进行评估时,本公司基于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组别。本公司采用的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包括: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债务人所处地理位置、债务人所处行业、逾期信息、应收款项账龄等。

本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工具和合同资产的减值进行评估需要做出重大判断和估计,需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在做出这些判断和估计时,本公司根据历史还款数据结合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指标、行业风险等因素推断债务人信用风险的预期变动。不同的估计可能会影响减值准备的计提,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能并不等于未来实际的减值损失金额。

1)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
对于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等应收款项,本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租赁应收款、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本公司选择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将单独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单独预计信用损失。

对于应收款项,除单独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外,通常按照共同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基础上,考虑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应反映的要素,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违约损失率对照表,以此为基础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客户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应收该客户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率已显著高于其所处于账龄、逾期区间的预期信用损失率等,本公司对应收该客户款项按照单项计提损失准备。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的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
本公司根据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的账龄、款项性质、信用风险敞口、历史回款情况等信息为基础,按信用风险特征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进行分组。对于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本公司判断账龄其信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公司以账龄组合为基础评估其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票据的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对于划分为组合一的应收票据,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二的应收票据,参照应收账款组合一,按账龄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b)除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外的应收款项组合

对于划分为组合一的应收款项,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二的应收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三的应收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2)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的减值测试方法除上述采用简化计量方法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本公司采用一般方法(三阶段法)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在每个(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评估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如果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关于本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判断标准、已发生信用减值资产的定义等披露参见附注十、1。

(5)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对于金融资产转移交易,本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确认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与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及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及应分摊至终止确认部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之和,与分摊的前述金融资产整体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财务担保金额,是指所收到的对价中,将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6)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处理方法
本公司按照以下原则区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1)如果本公司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有些金融工具虽然没有明确地包含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义务的条款和条件,但有可能通过其他条款和条件间接地形成合同义务。(2)如果一项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本公司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需要考虑用于结算该工具的本公司自身权益工具,是作为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替代品,还是为了使该工具持有方享有在发行方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如果是前者,该工具是发行方的金融负债;如果是后者,该工具是发行方的权益工具。在某些情况下,一项金融工具合同规定本公司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其中合同权利或合同义务的金额等于可获取或需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的数量乘以其结算时的公允价值,则无论该合同权利或义务的金额是固定的,还是完全或部分地基于除本公司自身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以外的变量(例如利率、某种商品的价格或某项金融工具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该合同分类为金融负债。

本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对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时,考虑了公司成员和金融工具持有方之间达成的所有条款和条件。如果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该工具而承担了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者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义务,则该工具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

本公司根据所发行的优先股、永续债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这些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属于金融负债的,相关利息、股利(或股息)、利得或损失,以及赎回或再融资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本公司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属于权益工具的,其发行(含再融资)、回购、出售或注销时,本公司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不确认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7)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本公司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2)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十二)存货
本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存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实行永续盘存制,领用或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本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库存商品、在产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按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按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十三)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
(1)合同资产
合同资产,是指本公司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本公司向客户销售两项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因已交付其中一项商品而有权收取款项,但收取该款项还取决于交付另一项商品的,本公司将该收款权利作为合同资产。

合同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详见上述附注三、(十一)金融工具减值相关内容。

(2)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反映本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本公司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本公司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按照已收或应收的金额确认合同负债。

(十四)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
(1)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金额的确定方法
本公司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包括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根据其流动性,合同履约成本分别列报在存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合同取得成本分别列报在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中。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合同履约成本,即本公司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相关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该成本增加了本公司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合同取得成本,即本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如果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本公司选择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简化处理。增量成本,是指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本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等),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明确由客户承担的除外。

(2)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摊销
本公司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3)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
本公司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其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差额的,本公司将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①企业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②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十五)长期股权投资
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和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1)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的判断
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重大影响,是指本公司对被投资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本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时,通常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本公司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或形成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

本公司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本公司对共同控制的判断依据是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该安排,并且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

(2)会计处理方法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公司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通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的,初始投资成本按零确定。

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及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本公司对子公司投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追加投资时,按照追加投资支付的成本额公允价值及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按照应享有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本公司对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取得投资当期损益。

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中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并抵销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不构成业务的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内部交易损失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全额确认),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本公司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本公司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仍按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因处置部分股权后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并按比例结转,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按比例结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后转为金融工具的情况下)因处置部分股权后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核算的,剩余股权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后剩余部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因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处置股权账面价值和处置对价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进行会计处理,处置股权账面价值和处置对价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存在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至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本公司对于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股权的各项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对每一项交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集团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交易处置价款与所处置的股权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到丧失控制权时再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的当期损益。

(十六)投资性房地产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方法计提折旧或摊销,与固定资产相同的方法计提或摊销。

(十七)固定资产
本公司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在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本公司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等。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类别折旧年限(年)预计残值率(%)
房屋建筑物205-10
机器设备7-115-10
运输设备5-65-10
办公设备55-10
其他设备55-10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十八)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包括在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必要工程支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对固定资产原值差异进行调整。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标准如下:

(十九)借款费用
本公司将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构建或者生产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确定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需要经过1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的借款费用,在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时,开始资本化;当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停止资本化,其后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直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在资本化期间内的每一会计期间,本公司按照以下方法确认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借入专门借款的,按照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扣除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占用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其中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二十)无形资产
本公司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软件等。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其中,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的其他支出作为实际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实际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确定实际成本。但对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在进行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确认计量。

(1)使用寿命及其确定依据、估计情况、摊销方法或复核程序
土地使用权从出让起始日起,按其出让年限平均摊销;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软件等无形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摊销金额按其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和当期损益。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2)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包括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直接投入费用、折旧及待摊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等。

本公司根据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性质以及研发活动最终形成无形资产是否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将其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项目研发在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前为研究阶段,在开始产品设计起至试产期间为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予以资本化:本公司评估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本公司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预计能够为本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本公司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二十一)长期资产减值
本公司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等项目进行检查,当存在减值迹象时,本公司进行减(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值测试。对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开发支出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末均进行减值测试。

(1)除金融资产之外的非流动资产减值(除商誉外)
本公司在进行减值测试时,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减值测试后,若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本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回收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参考公平交易中类似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或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管理层必须估计该项资产或资产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选择恰当的折现率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上述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二十二)长期待摊费用
本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房屋装修费,网络弱电监控系统,办公家具和生产基地装修工程等本公司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摊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费用。

该等费用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房屋装修费,网络弱电监控系统,办公家具和长城大厦装修工程等费用的摊销年限为5年。

(二十三)职工薪酬
本公司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福利。

短期薪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与其他短期薪酬等,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离职后福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企业年金缴费等,按照公司承担的风险和义务,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对于设定提存计划在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辞退福利主要包括:(1)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2)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本公司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有关设定提存计划的规定进行处理;除此外,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

(二十四)预计负债
当与对外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决诉讼或仲裁、产品质量保证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业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时,本公司将其确认为负债:该义务是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当前最佳估计数进行复核并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十五)收入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或该服务的提供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具体收入确认情况如下:
(1)收入确认原则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合同开始日,公司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单项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然后,在履行了各单项履约义务时分别确认收入。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否则,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1)客户在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2)客户能够控制公司履约过程中的在途商品或服务;
3)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公司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公司考虑下列迹象:
1)公司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2)公司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3)公司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
4)公司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5)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6)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2)收入会计计量
1)公司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交易价格是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企业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作为负债进行会计处理,不计入交易价格。

2)合同中存在可变对价的,公司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但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

3)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公司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确定交易价格。该交易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在合同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合同开始日,公司预计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与客户支付价款间隔不超过一年的,不考虑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

4)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公司于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5)对于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公司会评估该质量保证是否在向客户保证所销售商品符合既定标准之外提供了一项单独的服务,公司提供额外服务的,作为单项履约义务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否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对质量保证责任进行会计处理。

6)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本公司根据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来判断从事交易时本公司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本公司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能够控制该商品或服务的,本公司是主要责任人,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为代理人,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该金额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扣除应支付给其他相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确定。

(3)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贸易收入等,均采用直接向客户销售的模式进行。按照地域可分为国内销售与国外销售收入,均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国内销售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公司的主要业务销售商品与贸易业务,均在国内有发生销售,具体收入确认方法如下:
1)销售商品
本公司从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制造,并直接销售给客户。其中,国内销售根据收入确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模式与VMI模式,这两种模式下销售收入的确认方法分别为:
一般模式:对于直接销售给客户的,依据销售合同,交付产品,并以客户签收作为履约义务完成,公司在将产品交付客户或托运时开具送货单,并由客户签收、确认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按照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VMI模式,领用后月末对账确认:根据与客户签订的供货框架协议的规定,公司在客户下订单后组织产品生产,产品完工并经检验合格后直接送到指定仓库,由客户根据需求领用的寄售模式,每月根据客户供应商平台系统领用明细进行实物账核对,核实领用的存货,并经客户确认数量和价格后,按照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2)贸易业务
本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具体包括自营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内外化工产品销售等。

本公司从事的上述贸易业务涉及第三方参与其中。因为本公司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控制权后再转让给客户,在交易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承担存货风险,并能有权自主决定所交易的商品的价格,所以本公司在该交易中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按合同约定的本公司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总额确认贸易收入。

内销贸易业务签收确认:对于直接销售给客户的,依据销售合同,交付产品并以客户签收作为履约义务完成公司在将产品交付客户或托运时开具送货单,并由客户签收确认作为收入确认时点。

②国外销售
本公司国外销售为自营出口销售,具体收入确认方法如下:
1)销售商品
公司按购货方合同规定的要求生产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办妥出口报关手续,取得提单,履约义务完成。公司在办妥出口报关手续,取得提单后作为出口收入的确认时点。

2)贸易业务
本公司出口贸易业务通常为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控制权后再转让给客户,在交易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承担存货风险,并能有权自主决定所交易的商品的价格,所以本公司在该交易中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按合同约定的本公司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总额(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出口贸易业务一般采用FOB贸易模式。依据销售合同,FOB模式下,公司产品在港口装船后,已将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公司不再实施和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不再对已售出的产品实施有效控制,履约义务完成。公司以完成报关装船,取得提单作为出口收入的确认时点,确认销售收入。

(二十六)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在能够满足其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时,予以确认。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对于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补助,或对年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本公司的政府补助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两种类型。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如果政府文件中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本公司按照上述区分原则进行判断,难以区分的,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由企业选择一种方式确认),确认为递延收益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将尚未分配的相关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由企业选择一种方式确认)。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本公司取得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的,区分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和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两种情况,分别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1)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本公司提供贷款的,本公司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或以借款的公允价值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并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借款费用,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借款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递延收益在借款存续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相关借款费用)。(2)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本公司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二十七)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项目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公司对除以下情形外的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暂时性差异产生于商誉的初始确认或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非企业合并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2)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公司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的。

本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对除以下情形外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暂时性差异产生于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非企业合并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2)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本公司在很可能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限度内,就所有尚未利用的可抵扣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管理层运用大量的判断来估计未来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和金额,结合纳税筹划策略,决定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因此存在不确定性。

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a.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b.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二十八)租赁
(1)租赁的识别
在合同开始日,本公司评估合同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如果合同一方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对价,则该合同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合同中同时包含多项单独租赁的,本公司将合同予以分拆,并分别各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合同中同时包含租赁和非租赁部分的,本公司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分拆后进行会计处理。各租赁部分分别按照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非租赁部分按照其他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合同中同时包含租赁和非租赁部分的,本公司作为出租人的,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进行分拆后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各租赁部分分别(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按照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非租赁部分按照其他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本公司作为承租人的,选择不分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将各租赁部分及与其相关的非租赁部分分别合并为租赁,按照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合同中包括应分拆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本公司不将其与租赁部分合并进行会计处理。

(2)本公司作为承租人
1)租赁确认
除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使用权资产,是指本公司作为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①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②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③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④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属于为生产存货而发生的除外)。本公司按照租赁准则有关规定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的,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根据与使用权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以直线法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金额根据使用权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本公司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对租赁负债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包括:①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②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③本公司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时,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④租赁期反映出本公司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时,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⑤根据本公司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

在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本公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本公司因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采用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本公司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但应当资本化的除外。

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本公司确认租赁负债的利息时,增加租赁负债的账面金额;支付租赁付款额时,减少租赁负债的账面金额。当实质固定付款额发生变动、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金额发生变化、用于确定租赁付款额的指数或比率发生变动、购买选择权、续租选择权或终止选择权的评估结果或实际行权情况发生变化时,本公司按照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

2)租赁变更
租赁变更,是指原合同条款之外的租赁范围、租赁对价、租赁期限的变更,包括(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增加或终止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延长或缩短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等。租赁变更生效日,是指双方就租赁变更达成一致的日期。

租赁发生变更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公司将该租赁变更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①该租赁变更通过增加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而扩大了租赁范围或延长了租赁期限;②增加的对价与租赁范围扩大部分或租赁期限延长部分的单独价格按该合同情况调整后的金额相当。

租赁变更未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的,在租赁变更生效日,本公司按照租赁准则有关规定对变更后合同的对价进行分摊,重新确定变更后的租赁期;并采用修订后的折现率对变更后的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以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就上述租赁负债调整的影响,本公司区分以下情形进行会计处理:①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范围缩小或租赁期缩短的,承租人应当调减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部分终止或完全终止租赁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②其他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负债重新计量的,承租人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3)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
对于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租赁和单项租赁资产为全新资产时价值较低的低价值资产租赁,本公司选择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本公司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或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4)售后租回
本公司作为售后租回交易中的卖方兼承租人,对相关标的资产转让是否构成销售进行评估,具体依据见附注五、59.租赁。本公司判断不构成销售的,本公司继续确认被转让资产,同时确认一项与转让收入等的金融负债;构成销售的,本公司按原资产账面价值中与租回获得的使用权有关的部分,计量售后租回所形成的使用权资产,并仅就转让至出租人的权利确认相关利得或损失。

(3)本公司为出租人
本公司作为出租人,如果一项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本公司将该项租赁分类为融资租赁,除此之外分类为经营租赁。

1)融资租赁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融资租赁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并终止确认融资租赁资产。本公司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进行初始计量时,以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租赁投资净额为未担保余值和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收到的租赁收款额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折现的现值之和。本公司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并确认租赁期内各个期间的利息收入。本公司取得的未纳入租赁投资净额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2)经营租赁
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本公司采用直线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

本公司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资本化至租赁标的资产的成本,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相同的确认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取得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未计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经营租赁发生变更的,本公司自变更生效日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新的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与变更前租赁有关的预收或应收租赁收款额视为新租赁的收款额。

3)售后租回
本公司作为售后租回交易中的买方兼出租人,相关标的资产的控制权未转移给本公司,本公司不确认被转让资产,但确认一项与转让收入等额的金融资产;相关标的资产的控制权已转移给本公司,资产转让构成销售,本公司对资产购买进行会计处理,并根据前述政策对资产的出租进行会计处理。

(二十九)持有待售
本公司主要通过出售(包括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同)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①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②出售极可能发生,即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且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有关规定要求相关权力机构或者监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出售的需要获得相关批准。

本公司持有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除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职工薪酬形成的资产外)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本公司因出售对子公司的投资等原因导致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的,无论出售后本公司是否保留部分权益性投资,在拟出售的对子公司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时,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负债的利息和其他费用继续予以确认。

终止确认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将尚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三十)公允价值计量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本公司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衍生金融工具和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确定所属的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对于第一和第二层次)对于在活跃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本公司以其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不在活跃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所使用的估值模型主要为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值技术的输入值主要包括:债权类为无风险利率、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股权类为估值乘数和流动性折价。

(对于第三层次)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以本公司的评估模型为依据确定,例如现金流折现模型。本公司还会考虑初始交易价格,相同或类似金融工具的近期交易,或者可比金融工具的完全第三方交易。于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在估值时使用贴现率等重大不可观察的输入值,但其公允价值对这些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合理变动无重大敏感性。

(如持有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估计具有不确定性的)本公司采用市场法确定对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这要求本公司确定可比上市公司、选择市场乘数、对流动性折价进行估计等,因此具有不确定性。或:本公司根据具有类似合同条款和风险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折现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对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这要求本公司估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信用风险、波动和折现率,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在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发生转换。

(三十一)其他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安全生产费
本公司所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按照2022年11月21日财政部和应急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的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于提取时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科目。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按规定范围使用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三十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1)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2023年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财会[2023]2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7号”),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解释第17号的规定。执行解释17号的相关规定对本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财政部于2024年3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以及2024年12月6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规定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营业成本。

执行该规定对本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2)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本公司本年无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四、 税项
1.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种 计税依据 税率
增值税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所得额 3%、6%、9%、13%等
从价计征的,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余值
房产税 的1.2%计缴;从租计征的,按租金收入的 1.2%、12%
12%计缴
城市维护建设
应缴流转税税额 7%

教育费附加 应缴流转税税额 3%
地方教育附加 应缴流转税税额 2%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15%、25%
不同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主体说明:
纳税主体名称 所得税税率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5%
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15%
广东风华芯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佛山市国星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25%
南阳宝里钒业股份有限公司
25%
广东省新立电子信息进出口有限公司
25%
高州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5%
2.税收优惠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1)本公司于2008年12月16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
GR200844000097;2023年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证书编号为GR202344017343,发证时间2023年12月28日,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在2023-2025年度按照15%执行。

(2)本公司的子公司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10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GR201544001238;2024年国星半导体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证书编号为GR202444004544,发证时间2024年11月28日,企业所得税税率在2024-2026年度按照15%执行。

(3)本公司的子公司广东风华芯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16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GR200844000295;2024年风华芯电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证书编号为GR202444013633,发证时间2024年12月11日,企业所得税税率在2024-2026年度按照15%执行。

五、 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下列所披露的财务报表数据,除特别注明之外,“年初”系指2024年1月1日,“年末”系指2024年12月31日,“本年”系指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年”系指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元。

1.货币资金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库存现金 6,075.70 2,895.10
银行存款 245,914,626.44 248,882,524.04
其他货币资金 213,178,204.36 216,381,037.73
存款应收利息 12,405,012.91 8,467,957.82
存放财务公司存款 892,165,277.45 889,993,648.20
合计 1,363,669,196.86 1,363,728,062.89
- -
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
注:本年存放财务公司的存款系本公司存放于广东省广晟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本年未有存放在境外的资金。

2.交易性金融资产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40,117,055.56 151,550,477.63-
其中:债务工具投资 -
-
权益工具投资 -
-
衍生金融工具 -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其他 40,117,055.56 151,550,477.63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 -
融资产
- -
其中:债务工具投资
- -
混合工具投资
- -
其他
合计 40,117,055.56 151,550,477.63
注:报告期末,本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业务结余金额40,117,055.56元,按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规定,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分类列示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银行承兑汇票 611,688,025.14 806,389,472.05
商业承兑汇票
67,499,618.16 72,423,826.20
合计 679,187,643.30 878,813,298.25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列示
年末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0.20
680,565,186.53100.00 1,377,543.23 679,187,643.30
-
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611,688,025.14 89.88 - 611,688,025.14
商业承兑汇票 68,877,161.39 10.12 1,377,543.23 2.00 67,499,618.16680,565,186.53100.00 1,377,543.23 0.20 679,187,643.30
合计
(续表)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880,291,335.52 100.00 1,478,037.27 0.17 878,813,298.25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806,389,472.05 91.60 - - 806,389,472.05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商业承兑汇票 73,901,863.47 8.40 1,478,037.27 2.00 72,423,826.20合计 880,291,335.52 100.00 1,478,037.27 0.17 878,813,298.25
1)应收票据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本年应收票据未有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

2)应收票据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年末余额
名称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
银行承兑汇票
611,688,025.14 - -
商业承兑汇票
1,377,543.23
68,877,161.39 2.00
合计 1,377,543.23
680,565,186.53 —
(3)应收票据本年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本年变动金额
年初
转销
类别 年末余额
收回或 其
余额
计提 或核
转回 他

应收票据
1,377,543.23
1,478,037.27 -100,494.04 - - -
坏账准备
1,377,543.23
合计 1,478,037.27 -100,494.04 - - -
其中本年无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的情况。

(4)年末已质押的应收票据
项目 年末已质押金额
银行承兑汇票 571,520,200.45
合计 571,520,200.45
(5)年末已经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项目 年末终止确认金额 年末未终止确认金额
银行承兑汇票 77,576,500.22 4,282,836.39
合计 77,576,500.22 4,282,836.39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6)本年无实际核销的应收票据
4.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按账龄列示
账龄 年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年以内(含1年) 741,964,818.95 519,109,320.95
1至2年 3,424,577.94 1,176,438.21
2至3年 411,403.65 1,001,129.10
3至4年 789,896.41 477,703.29
1,806,073.85
4至5年 411,242.77
5年以上 5,886,076.48 5,023,019.56
752,888,016.20
合计 528,593,684.96
(2)应收账款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列示
年末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36,886,676.29 4.907,491,917.72 20.31 29,394,758.57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716,001,339.91 95.1015,171,023.23 2.12700,830,316.68
其中:组合1-正常业
700,830,316.68
716,001,339.91 95.1015,171,023.23 2.12
务形成的应收款项
组合2-关联方及内部
- - - - -
往来
组合3-代垫员工款项 - - - - -
合计 752,888,016.20 100.00 22,662,940.95 3.01 730,225,075.25(续表)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7,288,703.97 1.38 7,288,703.97 100.00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521,304,980.99 98.6211,128,056.42 2.13 510,176,924.57其中:组合1-正常业
521,304,980.99 98.6211,128,056.42 2.13 510,176,924.57
务形成的应收款项
组合2-关联方及内部
- - - - -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组合3-代垫员工款项 - - - - -
合计 528,593,684.96 100.0018,416,760.39 3.48 510,176,924.57
1)应收账款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名称
计提比例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理由
(%)
- - 2.00 逾期诉讼纠纷①
客户1 25,352,171.25 507,043.42
预计款项收回的
客户2 5,711,450.39 5,711,450.39 5,711,450.39 5,711,450.39 100.00可能性较小
- - 10.11 涉诉纠纷②
客户3 5,061,285.34 511,654.60
客户4 761,769.31 761,769.31 761,769.31 761,769.31 100.00 预计无法收回预计款项收回的
- - -
客户5 815,484.27 815,484.27
可能性较小
合计 7,288,703.97 7,288,703.97 36,886,676.29 7,491,917.72 — —注:①客户1截止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5,352,171.25元,其主要系2024年1月至6月份销售形成,账龄1年以内。客户1因逾期,公司于2024年11月份起诉,并已立案,于2025年3月13日开庭,截止报告披露日尚无结果。基于逾期及诉讼的情况,公司按照公司相关会计政策,对该应收款项进行单项评估,按照单项测试进行预期信用风险。考虑《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年度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短期)保险合同》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沟通承诺预计可赔付该款项原值的90%,并结合客户1担保方的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根据预计未来可收回的现金,按照2%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②客户3与公司子公司风华芯电因租赁合同纠纷,相互诉讼中,具体详见“十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公司对风华芯电截止2024年12月31日的应收客户租金5,061,285.34元,进行单项评估后,按单项预期信用风险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应收账款客户3期末余额扣除已交付的押金1,444,170.00元及消防设备及装修工程预计未来可收回的现金1,911,600.00元后,差额部分1,705,515.34元。基于客户3在诉讼申请财产保全过程中提供了同等财产的担保,其担保财产未来可提供部分保障,公司按照差额部分的30.00%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2)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账龄 年末余额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
1年以内(含1年)
712,271,735.56 14,245,434.76 2.00
1至2年
2,704,204.74 270,420.47 10.00
2至3年 411,403.65 123,421.10 30.00
3至4年
1.00 0.50 50.00
4至5年
411,242.77 328,994.21 80.00
5年以上 202,752.19 202,752.19 100.00
合计 716,001,339.91 15,171,023.23 —
(3)应收账款本年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本年变动金额
前期核销
类别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计提 后收回或 转销或核销

转回
应收账款
18,416,760.39 4,470,241.65 - 224,061.09 - 22,662,940.95
坏账准备
18,416,760.39 4,470,241.65 - 224,061.09 - 22,662,940.95
合计
其中本年无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的情况。

(4)本年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
项目 核销金额
224,061.09
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
其中重要的应收账款核销情况:无。

注:本期核销应收账款共2户,均为非关联方款项,单笔金额低于重要性标准,因此未披露。

(5)按欠款方归集的年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况
占应收账款年末余 坏账准备年末余
单位名称 年末余额 账龄
额合计数的比例(%) 额
客户1 57,376,039.80 1年以内 7.61 1,147,520.80
客户2 47,320,602.62 1年以内 6.29 946,412.05
客户3 28,299,896.55 1年以内 3.76 565,997.93
客户4 25,352,171.25 1年以内 3.37 507,043.42
1年以内、
客户5 24,151,729.06 4-5年、5 3.21 834,560.54
年以上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占应收账款年末余 坏账准备年末余
单位名称 年末余额 账龄
额合计数的比例(%) 额
合计 182,500,439.28 --- 24.24 4,001,534.74
(6)本年无金融资产转移而终止确认的应收账款。

(7)期末无转移应收账款且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负债金额。

5.应收款项融资
(1)应收款项融资分类列示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银行承兑汇票 63,731,946.96 75,324,865.09
合计 63,731,946.96 75,324,865.09
(2)应收款项融资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列示
年末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
金额 金额
(%) 例(%)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63,731,946.96 100.00 - - 63,731,946.96
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63,731,946.96 100.00 - - 63,731,946.96
商业承兑汇票 - - - - -
合计 63,731,946.96 100.00 - - 63,731,946.96
(续表)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例
金额 金额
(%)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75,324,865.09 100.00 - - 75,324,865.09
其中:银行承兑汇票 75,324,865.09 100.00 - - 75,324,865.09
商业承兑汇票 - - - - -
合计 75,324,865.09 100.00 - - 75,324,865.09
注:应收款项融资中的应收票据均为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人为6(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9(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安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本公司评价该类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本公司持有的应收款项融资系公司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其剩余期限较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近。

1)应收款项融资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无。

2)应收款项融资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年末余额
账龄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
1年以内 63,731,946.96 - —
合计 63,731,946.96 - —
3)应收款项融资按照预期信用损失一般模型计提坏账准备:无。

(3)应收款项融资本年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本年变动金额
类别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计提 收回或转回 转销或核销 其他
— - - - - - -
合计 - - - - - -
其中本年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的:无。

(4)年末已质押的应收款项融资:无。

(5)年末已经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融资项目 年末终止确认金额 年末未终止确认金额
银行承兑汇票 124,666,100.36 -
合计 124,666,100.36 -
(6)本年实际核销的应收款项融资
项目 核销金额
实际核销的应收款项融资 -
其中重要的应收款项融资核销情况:无。

6.其他应收款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应收利息 - -
应收股利 - -
其他应收款 4,478,753.49 5,513,595.82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合计 4,478,753.49 5,513,595.82
6.1其他应收款
(1)其他应收款按款项性质分类
款项性质 年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保证金及押金 3,933,182.00 3,598,693.93
往来款 26,172,452.05 27,354,921.10
其他代垫款项
2,560,848.37 2,653,004.88
合计 32,666,482.42 33,606,619.91
(2)其他应收款按账龄列示
账龄 年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年以内(含1年) 3,444,148.73 4,613,725.45
5,743,423.74
1至2年 630,326.84
61,945.00
2至3年 5,617,823.74
260,000.00
3至4年 1,000.00
484,000.00
4至5年 260,000.00
22,443,525.72
5年以上 22,713,183.11
合计 32,666,482.42 33,606,619.91
(3)其他应收款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列示
年末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例
金额 金额
(%)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
25,816,441.49 79.0325,816,441.49 100.00 -
其他应收款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
6,850,040.93 20.97 2,371,287.44 34.624,478,753.49
其他应收款
其中:组合1-正常业
4,289,192.56 13.13 2,371,287.44 55.291,917,905.12
务形成的应收款项
组合2-关联方
- - - - -
及内部往来
组合3-代垫员
2,560,848.37 7.84 - -2,560,848.37
工款项
合计 32,666,482.42100.0028,187,728.93 86.294,478,753.49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续表)
年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账面价值
比例 计提比例
金额 金额
(%)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25,816,441.49 76.8225,816,441.49 100.00 -
的其他应收款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7,790,178.42 23.18 2,276,582.60 29.22 5,513,595.82
的其他应收款
其中:组合1-正常
5,145,077.67 15.31 2,276,582.60 44.25 2,868,495.07
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
组合2-关联
- - - - -
方及内部往来
组合3-代垫
2,645,100.75 7.87 - - 2,645,100.75
员工款项
合计 33,606,619.91100.0028,093,024.09 83.595,513,595.82
1)其他应收款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计提
名称
计提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比例
理由
(%)
预计
客户1 20,000,000.00 20,000,000.00 20,000,000.00 20,000,000.00 100.00 无法收回
预计
客户2 5,000,000.00 5,000,000.00 5,000,000.00 5,000,000.00 100.00 无法收回
预计
客户3 816,441.49 816,441.49 816,441.49 816,441.49 100.00 无法收回
合计 25,816,441.49 25,816,441.49 25,816,441.49 25,816,441.49 — —2)其他应收款按组合1-正常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年末余额
账龄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
1年以内(含1年) 2.00
883,300.36 17,666.02
(本财务报表附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以人民币元列示)
年末余额
账龄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
1至2年 10.00
630,326.84 63,032.68
2至3年 30.00
617,823.74 185,347.12
3至4年 50.00
1,000.00 500.00
4至5年 80.00
260,000.00 208,000.00
5年以上 1,896,741.62 1,896,741.62 100.00
合计 —
4,289,192.56 2,371,287.44
3)其他应收款按照预期信用损失一般模型计提坏账准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整个存续期预 整个存续期预
坏账准备 合计
未来12个月
期信用损失(未 期信用损失(已
预期信用损失
发生信用减值) 发生信用减值)
2024年1月1日
142,473.85 1,917,706.29 26,032,843.95 28,093,024.09
余额(未完)
各版头条